而朱瞻基在晚年时,也对自己当年的冲动之举感到后悔,他曾感叹道:“此朕少年事也。”然而,一切都已无法挽回,这段废后风波,成为了朱瞻基人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,也为他的统治留下了一丝不和谐的音符。
孙若微被立为皇后不久,便诞下了皇子朱祁镇,他后来成为了大明第六代帝王。
孙若微对朱祁镇的宠爱可谓是毫无保留,自幼便将其捧在掌心。她时常命人搜罗各种奇珍异宝、精巧玩具,只为博朱祁镇一笑。朱祁镇稍有不适,孙若微便心急如焚,不惜动用宫中一切资源,只为让他尽快恢复。
在这种溺爱之下,朱祁镇难免有些任性骄纵。年纪尚小,便对宫中规矩多有抵触,行事也常凭自己喜好,全然不顾后果。可孙若微非但不加以约束,反而处处袒护,只觉得孩子天真烂漫,这些都无伤大雅。
然而,宫中还有一位目光如炬、行事果决的张太后。她深知过度溺爱对孩子成长不利,每当发现孙若微对朱祁镇的教育有所缺失时,便会出面干涉。
一次,朱祁镇在宫中贪玩,毁坏了一件珍贵的宫廷摆件,孙若微本想就此揭过,可张太后却将朱祁镇召到跟前,严肃地训诫了一番,责令他闭门思过,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。孙若微虽心疼不已,却也不敢违背张太后的意思。
平日里,张太后也会亲自过问朱祁镇的学业和品德培养,为他挑选德高望重的老师,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和为人处世的道理。在张太后的严格要求下,朱祁镇不得不收敛自己的任性,努力学习。
而孙若微虽满心不舍,却也只能在一旁看着,不敢轻易插手。张太后的存在,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,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着孙若微的溺爱,努力为大明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。
在朱祁镇年幼的成长岁月里,有一个身影始终如影随形,那便是伴读太监王振。
自王振成为朱祁镇的伴读,便开始了处心积虑的谋划。他深知朱祁镇身为皇子,未来或许将坐拥天下,若能牢牢抓住他,自己便能权倾朝野。于是,王振绞尽脑汁讨好朱祁镇,对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迎合有加,不管对错,从不反驳。
朱祁镇生性贪玩,王振不仅不加以劝阻,反而积极出谋划策,带着他在宫中四处玩乐,荒废学业。有时朱祁镇想要违反宫中规矩,偷偷溜出皇宫,王振不仅不阻拦,还帮忙打掩护,精心安排出行路线,只为满足朱祁镇一时的玩乐之心。
随着朱祁镇渐渐长大,王振的野心愈发膨胀。他利用朱祁镇对自己的信任,开始干预朝政。每当朝中大臣向朱祁镇进谏,提出与王振相悖的意见时,王振便会在朱祁镇耳边添油加醋,歪曲大臣们的本意,让朱祁镇对这些忠臣心生不满。渐渐地,朱祁镇开始疏远那些敢于直言的大臣,转而对王振言听计从。
后来朱祁镇即位,王振更是肆无忌惮。他结党营私,大肆收受贿赂,打压异己,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。许多正直的官员因不愿与他同流合污,惨遭迫害。而朱祁镇却被王振蒙蔽双眼,对他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,任由王振在朝中作威作福,在孙若微和王振两人的陪伴下,诞生了大明战神——朱祁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