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承乾的条件,毕竟有这么多大臣给他台阶下。
不过在恢复太子位这个事情上,耍了点小心思。
只是简单进行了宣告,没有要通传天下的意思。
不过朝廷这块,也算是直接承认了。
为的是之后再行对付之事。
李世民需要更多的时间,一是对火炮进行防御的准备,而是对火炮的研制。
这可是难倒了李淳风。
虽然他在火药这块表现很不错,可不是说随便就能进行时代上的跨越。
火药到火炮,可是几百年的差距。
这里面涉及到的各种基础工艺,不是现阶段能够完成的。
要知道李承乾生产出来的火炮,也还没有达巅峰。
天下好像一下子就平定了下来。
朝廷这块压力也是很大的,十万精锐,近乎二十多万民夫,这可是个不小的开支。
每一天都在消耗国库大量的钱粮。
如今罢兵休战,也能减少许多压力。
李世民也意识到了,在李承乾火炮面前,其实兵力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,一旦火炮轰击,许多没见识过火炮的将士,很容易就引发崩溃,乃至于有可能出现营啸这等事情。
所以要对付逆子,首先对付火炮。
“如今,朕已应下那逆子的条件,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。”
“朕要你们清楚,我们与逆子的这场较量,远未终结。”
君臣议事上,李世民定下了基调。
没有办法和解,也不可能和解。
暂时的停兵,不过是为了更好对付李承乾。
房玄龄作揖道:““陛下圣明。当下最紧要之事,便是全力推动火炮研制,臣已责令工部,调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,协助李总管。”
李总管便是李淳风。